我们的文化遗产

  • 被誉为狮城的新加坡

    按照早期的马来西亚历史,新加坡于 11 世纪由强大的 Sri Vijavan 帝国统治者 Sang Nila Utama 或 Pelambang 王子 Sri Tri Buana 所建立。航行期间,王子在经过淡马锡岛时看到了一头巨狮在守护着一个河口。对于 Sri Vijayan 人而言,狮子象征着皇室和强大有力。于是,Sri Tri Buana 将皇宫迁到这座岛屿上,并将这个新首都命名为 Singapura,意为狮城 (City of the Lion)。

    新加坡不断繁荣发展,并成为了富裕的东方香料交易商业中心,“大量外国人前来造访,使得这座城市声名远播,其伟大事迹亦全球闻名”。

    在 14 世纪后期,爪哇人派出强大的军队攻占了这个岛屿。Sri Vijayan的皇宫毁于战乱,居民四散奔逃。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城市逐渐隐匿在一片青葱的丛林之下。这座伟大城市的唯一遗迹是威武的城墙和皇家陵墓以及一座曾矗立于城市入口处的巨大石碑。

  • 1819 年 —— 莱佛士登陆

    1819 年 2 月 6 日,莱佛士爵士的轮船在圣约翰岛抛锚,于是他划船驶入新加坡河。进入河流时,莱佛士爵士看见河口处矗立着高大的礁岩海岬,因此不禁怀疑是否真的有一只神话般的狮子在守卫着这座古老的皇家城市。

    海岬的顶尖处有一块大石碑,刻有古老的文字。莱佛士于是确定他找到了那座名为 Singapura 的迷失之城。他在这里扬起大英帝国的国旗,将岛屿重新命名为新加坡 (Singapore)。

  • 1820 年 —— 富丽敦堡

    19 世纪 20 年代,人们在岩石海岬上修建了一座堡垒。这座堡垒以海峡殖民地的第一任总督——罗伯特•富丽敦爵士命名,向北可俯瞰新加坡河,向南则可眺望港口。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新加坡河遍布熙熙攘攘的仓库和商店,囤积着大量将要销往欧洲、美洲和中国的香料、热带产品、燕窝和海参。新加坡港拥有数百只各式各样的船舶,举目四望,尽是不计其数的船桅和风帆。而称为舢板的小船只来回奔波于河中仓库与港口船只之间。

    与河流和港口的忙碌景象相比,富丽敦堡半岛则一片祥和宁静。这里有一座专为军官修建的平房与一排沿弗林特街而建的营房。1854 年,堡垒经过加固,规模扩充至三倍,同时还配备了可以发射 56 及 68 磅炮弹的海军炮。

  • 1867 年 —— 成为新加坡贸易及商业中心的富丽敦广场

    到 19 世纪 60 年代为止,滨海用地稀缺所带来的压力导致新加坡河岸一带的房价飙升。商人上书请求拆除堡垒;驻军所占用的土地非常昂贵,无法继续用于军事用途。

    最后,驻军获得了新的用地,富丽敦堡区域的土地则转而服务于不断增长的商业城市。1873 年,军官、军营以及海军炮均迁到了一座岛屿上,即如今的圣淘沙岛。

    随着富丽敦堡的搬离,新加坡三家最重要的机构来到了这个风景如画、绿树成荫的海岬,即邮政总局、新加坡俱乐部和商会。富丽敦堡从军事总部成功变身为贸易和商业总部。

    1867 年,继哥烈码头和加文纳桥相继竣工后,邮政总局与交易所前方的大道被改建成全新的中央广场。该广场被命名为富丽敦广场,成为港口、皇后坊政府办公室与莱佛士坊商业中心的纽带。

    富丽敦广场曾是新加坡的中心所在。每逢下午两点是集会时间,此时,人们会聚集在富丽敦广场上。新加坡的贸易商、官员以及领导在此会面,或做买卖或达成交易或商讨当天的事宜。

  • 1919 年 —— 新加坡首个百年华诞

    1919 年,新加坡迎来了首个百年华诞。当时,整个新加坡都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充分体现了新加坡人民的富裕和乐观。时光飞逝,1919 年在一连串的公共庆祝活动和项目中圆满落幕。

    规模最大、最显雄心壮志的富丽敦大厦是新加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建筑。大厦的选址为富丽敦堡的整个半岛,可俯瞰新加坡河及港口。富丽敦大厦非常宏伟壮丽,象征着新加坡的新财富与权力以及新加坡人民的事业和各个行业。总督称其为“不朽的城市纪念碑”。

  • 1928 年 —— 富丽敦大厦

    伦敦建筑师 P.H. Keys 少校被委任设计这座大厦。Keys 少校于 1920 年抵达新加坡,带来了希腊古典建筑的设计与理念,与雅典的巴特神农殿遥相呼应,这样的设计与理念对于官方公众纪念碑而言非常时髦。唯有古典的建筑配以柱子、门廊和装饰,才能彰显帝国的强大与繁荣。

    这一项目的花费与奢华历经多年的激烈争议,后于 1924 年奠基,并最终于 1928 年顺利竣工。

    在 1928 年 6 月 26 日的富丽敦大厦开幕仪式上,Clifford Hugh 爵士表达了新加坡人民对于大厦建成的喜悦之情。

    富丽敦大厦是一座宏伟壮丽、辉煌传统的公众纪念碑。它是城市天际线的重要景观,也是滨海地区最为瞩目的特色建筑。不论是横跨安德森大桥、前往邮政总局、前去咨询国内税务局还是在宏伟的大厦内与多个政府和官员办公室开展业务,商务人士每天都要经过大厦巨大的门廊和看到其壮丽的柱廊。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报刊宣布富丽敦大厦是受到免轰炸保护的建筑之一。大厦以其坚固的墙壁成为当时总督 Shenton Thomas 爵士的最后堡垒,直至新加坡于 1942 年沦陷。

  • 1958 年 —— 灯塔

    1958 年 12 月 14 日,富丽敦大厦上的灯塔(也叫富丽敦灯塔)点上希望之光,为距离新加坡超过 18 海里(33 公里)的船只指引方向。它取代了当时福康宁山上拥有 103 年历史的福康宁灯塔,完美解决了该灯塔逐渐被城市的高层建筑遮蔽这一难题。

    富丽敦大厦的滨海位置使其成为灯塔的绝佳选址。富丽敦灯塔由英格兰 Crawley 家族的 Stone-Chance 有限公司建成,坐落在富丽敦大厦的天台,高耸在海平面以上约 50 米处。

    富丽敦灯塔下方设有日间信号灯与晚间瞭望哨,以帮助船只通行。当时共有四个灯塔在运行,由八位灯塔看守人轮流站岗把守。

    不断旋转的灯塔由电力及其自身的发电机驱动,可产生高达 540000 坎德拉(相当于 1080 个 60 瓦特的灯泡)的亮度。灯塔发出白色的信号灯组,每 20 秒闪烁四次。

    富丽敦灯塔于 1979 年 11 月 30 日退出历史舞台。毋庸置疑的是,滨海地区的改造土地上所修建的高楼大楼很快会遮住富丽敦灯塔。

  • 1965 年 —— 新加坡独立

    战争结束后,新加坡人民在倾盆大雨中聚集在富丽敦广场,庆祝新加坡由殖民地转变为一个独立国家。人们在富丽敦大厦的门廊处与五英尺长的大道上大声宣示对于国家独立的支持。

    新加坡建国之初,掌控国家经济命脉的几大经济机构,如经济发展局、贸易部和财政部均都落户于这座大厦,这些机构集思广益、制定计划,指引并推动了新加坡经济的快速增长。

    富丽敦大厦负责管理并守护着港口、新加坡河以及整座城市。在其警惕的关注下,新加坡发展为世界最出色的金融中心、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亚洲领先的石油精炼中心与信息科技制造中心。

  • 1997 年 —— 翻修伊始

    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富丽敦大厦再次进行翻修。随着千禧年的到来,富丽敦大厦把握住了变化的精髓,并顺应时代的需求不断追寻 21 世纪的新节奏。

    富丽敦大厦是一座历史建筑,因此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大厦外部进行了精心的翻修,但是柱廊以内则打造出了新世纪的新用途。在跨入第二个千禧年之际,富丽敦大厦以新加坡富丽敦酒店的全新面貌再次面世。

  • 2001 年 —— 正式开幕

    新加坡富丽敦酒店于 2001 年 1 月 1 日正式开业。自 1928 年建成以来,富丽敦大厦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新加坡的商业、社会以及官场生活中心,更会作为狮城的象征,出现在每一张城市明信片和风景画中,为全球的游客所熟知。

    在保留了富丽敦大厦的辉煌、威严与建筑传统之余,该大厦的活力与进取精神已成为酒店业的标杆,鼓舞每个进入大厦的人。

  • 2015年 —— 富丽敦故事
    富丽敦天地起源

    在过去 10 年间,富丽敦天地成功翻修了许多对新加坡的历史传统具有重要意义的主要地标建筑。

    富丽敦天地由新加坡滨海地区的传统建筑与自 2001 年起逐渐问世的新兴建筑组成,其中首座新兴建筑便是富丽敦酒店。该酒店继续承担着新加坡繁华商业生活中心的角色,在 21 世纪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下拥有了全新定义。

    富丽敦天地的开创是一个关于承诺与奉献的故事。您可通过下方内容深入了解四座传统建筑的历史。 

     

新加坡富丽敦酒店

1919 年,世界第一次大战随着同盟国获胜而结束,修建这座宏伟大厦的计划在新加坡百年华诞的欢庆气氛中应运而生。时任英国总督 Laurence Guillemard 爵士预言它将成为“一座不朽的城市纪念碑”。富丽敦大厦采用大量复古风格或帕拉第奥式设计、凹式多利安柱廊以及精致的装饰,无不体现出建造者于 1928 年大厦初建时的殖民地野心。

除了由邮政局长监管的邮政总局,曾入驻过此大厦的机构包括交易所、新加坡总督与马来国家联合会 (Federation of Malay States) 高级专员的办公室以及其他政府办公室,如 Master Attendant、船只测绘总局、港口检疫局、兽医管理局以及进出口办公室的总部。

富丽敦大厦见证了新加坡当代历史的发展,1942 年日本军队入侵新加坡时,此大厦一度是新加坡时任总督 Shenton Thomas 爵士的最后堡垒,而其宽阔的走廊则是盟军士兵的避难所。富丽敦大厦还见证了新加坡于二战结束后为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并获得独立而举办的重要政治集会。新加坡最著名的国宝——“新加坡石”也是在此出土。

如今,这座豪华的大厦已被改建成拥有 400 间客房的新加坡富丽敦酒店。承载独特的传统历史建筑与 21 世纪翻修工程的规模和质量,富丽敦大厦在备受瞩目之余致力打造雅致格调与复古情怀相互交织的奢华生活体验,深受诸多宾客的喜爱。

红灯码头

克利福德码头曾悬挂着许多红色油灯以提醒过往船只,因此从人力车夫、出租车司机和新加坡当地居民那里得到了“红灯码头”这一昵称。移民和游客乘船前来,沿港湾道停泊,而后乘坐小船驶向象征着热情欢迎的红色油灯,也就是驶向现代新加坡人的祖先最初登陆的地方。

作为历史上 20 世纪大部分时间的移民与贸易关键地区,红灯码头受到了妥善的保护,不禁让人想起新加坡的辉煌的历史。如今,经过精心整修,占地 15000 平方英尺的码头再次恢复昔日生机,耀眼的灯塔吸引着高品位的美食家前来探索这里的高端餐饮及娱乐场所。

游览新加坡河,聆听红灯码头船夫的难忘回忆,感受这里的旧日时光。

富丽敦水船楼

水船楼是一座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由 Swan & Maclaren 建筑事务所设计,并于 1941 年修建。从海上可以看见这座三层建筑的地下室。水船楼的弧形外观十分引人注目,其半圆形的塔状结构与富丽敦路正面相对。19 世纪晚期,这里还曾是 Master Attendant 办公室。Master Attendant 从这里监督所有的水上活动,直至 1852 年港口搬迁至吉宝(Keppel)。后来这里修建了一家水务局,为驶入的船只提供淡水,一直到了 1990 年。2002 年3 月 21 日,报刊宣布水船楼为受保护建筑。2005 年,市区重建局向水船楼颁发建筑遗产奖,以表彰其出色的修复工作,包括重新修缮原来灰白色的水刷石外观及新增一座玻璃附属建筑。

如今,水船楼已变身为一家高档餐厅,既能欣赏到滨海大桥无与伦比的壮美风光,又可从上层的窗户俯瞰滨海艺术中心与高耸于滨海湾前滩的摩天大楼。

富丽敦海韵楼

前海关大楼对于新加坡港口的安全至关重要,新加坡海关警察港口分署曾在 1969 年入驻于此。海关人员就是在这座 23 米高的控制塔上,实行全天 24 小时监视,警戒任何试图走私征税物品的小船只。一旦发现走私情况,大楼内的人员将立刻发出信号,以通知下方的同事马上驾驶快艇前去拦截嫌疑人。前海关大楼所警戒的水域曾发生过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如应对公海突袭、缉拿走私毒品以及大战凶悍海盗等。

如今,富丽敦海韵楼设有五家独具特色的世界级餐厅,每一家都供应不同的美食,并可观赏到滨海湾的迷人全景与中央商务区的壮美天际线。大楼经过精心的修整,完好保存了瞭望塔蝴蝶饰面、横梁及窗板的原始风貌。大楼坐拥独特的海滨边缘位置,区域中央的无边水景风光为其增添了更多魅力。